顯示具有 生態點滴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生態點滴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10/01

大漢溪左岸夜觀

沒料到昨天的一場大雨後今天不但沒下雨,下午的天氣十分涼爽,很適合戶外的漫步。
與樹林社大十來位的同學一起到大漢溪的左岸夜觀
這裡從來沒來過,會看到什麼,其實都會是新發現也是驚喜!

Google 地圖 -_2014-10-01

傍晚時分,河堤上許多運動的民眾,無論散步或騎自行車或慢跑,都因為涼爽的氣候感到恣意。

遠方的水塘裡來了些水鳥,應該是遠方來的貴客吧!
吵雜喧鬧的麻雀、準備歸巢的藍鵲還有不怕狗狗的外來種八哥
讓整個河堤邊熱鬧許多
大型的蒼鷺及一些鷺鷥科的鳥遠遠的避開這群吵鬧的傢伙
DSC06974  DSC06983
蝙蝠是今天的夜觀主角

雖沒來過這邊,但對岸板橋的浮洲可真是有壯觀的蝙蝠群了,這裡應該不會沒有才是。
雲層還算厚實,讓天色暗的更快...

不久之後,從樹林的方向一隻、兩隻、七隻....一隻隻的蝙蝠飛過的河堤到濕地來覓食
好不精彩

東亞家蝠應該是賞蝠的明星物種才是

牠們親近人、又喜歡在住家附近,至少台北每個地方都不難發現,加上飛行時喜歡展露高超的空中扭轉捕蟲技巧,是很吸引目光的明星物種。




雖然這邊不像台北的青年公園、北投、板橋的浮洲濕地等有數量頗多的東亞家蝠,但因為有水鳥、蛙、蝸牛等,讓夜觀多了許多的驚喜。

對了,還有突然飛出來的螢火蟲!
DSC06994  每隻動物都是明星!
DSC06992  
DSC07014  DSC07006  

居住在大都市裡喜歡自然觀察的朋友很簡單

一些小動物的出現

就會感到很幸福
DSC06984
即使這個地方有些紛爭對他有些不滿意...
好在這群動物們願意繼續待這邊或願意千里迢迢來到這邊
滋潤這「乾燥」的城市
參加社大的生態課程還蠻不錯的

2014/07/04

2014 台北好蝠氣 「發現、認識、保育」蝙蝠三部曲

2014 台北好蝠氣 「發現、認識、保育」蝙蝠三部曲

蝙蝠是台北市野生哺乳動物中唯一真正會飛行的
牠們就隱身在我們的身邊
每天協助昆蟲的數量的控制,避免我們陷入蟲重危機。

台北市市區內最容易被發現的是東亞家蝠
每天晚上每一隻就可以吃上上千隻的蚊蟲
絕對是我們的好朋友

今年度的台北好蝠氣將由「蝙蝠三部曲」讓更多想認識蝙蝠的朋友透過不同的活動認識蝙蝠

指導單位:臺北市動物保護處
主辦單位:臺北市蝙蝠保育學會

活動說明: 
一律採線上報名

首部曲—發現蝙蝠

在公園中發現蝙蝠,並且記錄蝙蝠。

日期:7/13、7/16、8/7、8/16

時間:下午6點至7點半

集合地點:青年公園一號門(水源路上)

費用:免費 

攜帶物品:筆

人數限制:30人
我要報名:
7/137/168/78/16

二部曲-認識蝙蝠

蝙蝠課程、尋蝠、蝙蝠小物DIY

日期:7/20

時間:下午2:30 ~ 7:00

地點:臺北市動物保護處

費用:200元

人數限制:70人 

備註:DIY需自備部分工具及材料,另發活動通知。

我要報名

三部曲-保育蝙蝠

蝙蝠屋介紹及製作

日期:8/23

時間:下午2:30 ~ 18:00

地點:臺北市動物保護處

費用:200元 / 製作蝙蝠屋一組 500元(可一家人共同製作一組) 

攜帶物品:筆;製作蝙蝠屋者攜帶鐵鎚、彩繪工具。

說明:三人報名製作一組蝙蝠屋—200 *3 +500 = 1,100元,做完的蝙蝠屋進行彩繪並帶回加掛置。

人數限制:70人

活動費用

1. 本活動中兩項次活動需繳交活動費用。
2. 成功報名後三日內將收到通知信,請依通知信於指定時間內完成費用繳交並回覆信件。逾期視同放棄。
如遇天候不佳室內活動照常舉行,戶外賞蝠視天候狀況。颱風等天災則依台北市停課公告辦理。

注意事項
1.活動報名請依規定填寫,必須要注意個人出生年月日及身分證字號的正確性,本資料為保險辦理用,如資料有誤視同放棄保險。
2.未滿15歲者請加註父母親姓名,活動當天請家長陪同。
3.活動通知一律以Email通知,請使用Yahoo信箱者特別留意您的信箱。
4.報名狀況於7/9日起隨時公告於蝙蝠資訊站  www.batinfo.org
5.活動當週前三天Email通知。活動前十天可更換至未額滿之場次,僅限一次。無法參加者於活動前七天申請退費七成,前五天退費五成,活動前四天起不接受退費。
6.遇颱風或天候不佳等非人為因素(以台北市政府公告停止上班上課為準),另安排時間或更改梯次參加。若無法參加則退還活動費用。請來信告知,讓免費活動僅有的小小資源可以充分的發揮。來信請寄至bat@batinfo.org ,同時告訴我們您報名的日期及所有不參加者的姓名。
7.參加本活動,大小朋友都需要報名!為保持活動品質及維持人數,本活動不開放陪同參加,未報名者不得參加,敬請見諒。
8.活動相關事宜隨時公告及更新於蝙蝠資訊站  

常見問題

Q:候補什麼時候會知道 我可不可以參加?
A:活動前當週我們會以Email通知,我們希望是活動當週的週三前,但不能保證。您也可以留意報名名單。不參加的民眾我們會在名單上刪除後依序替補。
Q:我怎麼知道系統有沒有收到我的報名?
A:當您送出報名表時,系統會跳出您已報名成功的對話視窗,代表報名成功。
Q:我們全家要參加都需要填寫報名表嗎?還是只要填寫一位,其他人寫在附言就可以?
A:是的。每一位都需要填寫,附言的部分可以在其中一位填寫一同參加的人,方便我們安排。
Q:我報名錯誤想要更改怎麼更改?
A:您可以在欲報名的梯次填寫報名並報名,不參加的梯次請以您報名時留下的EMAIL來信告訴我們不參加的梯次及大名。
來信請寄 bat@batinfo.org 
姓名:OOO
原報名_月_日要取消報名
要取消本梯次的人員有OOO、OOO、OOO

請於隔日查詢報名的「梯次名單」
Q:我可以查詢報名的狀況嗎?
A:我們預定7月9日下午三時會在本站開放報名查詢。預計每天下午五時不定時更新。
Q:我可以電話查詢或詢問嗎?
A:電話查詢及詢問時間為星期二至四上午10:30至下午15:30。不好意思,工作人員不多,所以無法完全滿足大家的查詢及詢問需求,另外因為報名人數較多,人員線上查詢需要點時間,為不耽誤您等待的時間,請儘量以Email來信。敬請見諒。
Q:外國人可以報名嗎?
A:本活動僅補助國人參加,報名時須填寫身分證字號做為保險用。
Q:我用英文名字或用暱稱為什麼被取消報名?
A:本活動需辦理保險,需要您的完整資訊。英文名字或您的暱稱、乳名、小名等等一概不接受。如欲報名請重新報名。額滿不得要求優先參加。
Q:報名後不參加可以退費嗎?
A:活動前四天可全額退費,退費方式請提供郵局帳號,若無郵局帳號將收匯款手續費30元。活動前三天不退費。若遇颱風等天災無法辦理全額退費。

2012/10/28

中和牛埔山的哺乳動物

第一次和新中和社大生態紀錄社的伙伴一起初探牛埔山

2012.10.28

中和的山係相連
都算是鄰近市區容易到達的
而牛埔山就在復興國小的後方,假日有相當多人來踏青。
生態紀錄社的伙伴提到這邊的生態相應該非常豐富

DSC00001

DSC00009

DSC00023

這次新中和社大生態紀錄社來這邊初探
來紀錄下這邊的生態
植物、昆蟲、兩爬的部分就交由其他講師
我就來看看這邊的哺乳類動物

哺乳類以夜行性多
所以要發現牠們的蹤跡
除了白天的排遺(糞便)、足跡(腳印囉)、痕跡(如鼴鼠)外
就需要等到傍晚之後

這次大家在下午上山
為了要等待入夜後看看有哪些哺乳動物或其他動物的行蹤

接近黃昏時
先發現的是赤腹松鼠,算是公園裡最受歡迎的小動物啦!

DSC00132

另外就是黃昏時間最容易被發現的,唯一會飛行的哺乳類動物--蝙蝠。
這邊所發現到的蝙蝠計有東亞家蝠台灣葉鼻蝠
會發現東亞家蝠並不是意外
這在住家、公園、校園、郊區等就會出現的蝙蝠是台灣最常見的蝙蝠


倒是突然從大家頭上飛過的台灣葉鼻蝠這以洞穴為主要棲息的蝙蝠就相當好奇是否附近有棲所?
這就需要進一步的探查啦
或許可以進一步可以有保育的工作來進行

(蝙蝠照片非現地拍攝)

牛埔山的哺乳動物的種類應該不會少於十種
需要系統性的調查了
新增網頁1

物種 英名 學名
翼手目
Chiroptera
葉鼻蝠科
Hipposideridae
Taiwan leaf-nosed bat
Hipposideros armiger terasensis
 
蝙蝠科
Vespertilionidae
Japanese House Bat
Pipistrellus abramus
齧齒目
Rodentia
松鼠科
Sciuridae
赤腹松鼠
Red-bellied tree squirrel
Callosciurus erythraeus
註:台灣葉鼻蝠為台灣特有亞種蝙蝠
這邊的植物多樣,也孕育了不少的昆蟲。
入夜後,蛙類、蛇類陸續出現,值得長期來監測人類活動對於野生動物的影響。


更多蝙蝠資訊:台灣蝙蝠資訊站  

2012/06/19

瀕危物種增加了,要好好保護我們唯一的家!

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永續發展委員會,在會議前夕公佈最新更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皮書中瀕危物種,已評估的63,837種物種中,19,817種瀕臨滅絕。其中兩棲物種占41%、珊瑚類占33%、哺乳類占25%、植物占20%、鳥類占13%。

大家要多多愛護唯一的家啊 IUCN2012.6.19

http://youtu.be/Zbp2S4IhZUM

影片中出現的蝙蝠是Stripe-faced fruit bat (Styloctenium wallacei) 紋面果蝠


聯國永續發展峰會 李遠哲演說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第三屆聯合國永續發展大會(UNCSD)領袖高峰會,20日起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3天,來自全球193國的政府領袖、金融家、學者和環保人士,將針對當前環境和氣候變遷相關議題,如貧窮、飢餓、能源短缺及環境惡化等,嘗試研擬對策。我國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也應邀在開幕典禮中以國際科學理事會會長身分,代表全球科學家發表演說。自我國退出聯合國後,李遠哲是第一位在聯合國正式會議演講的台灣人。
由於本屆大會與同樣在里約舉行的首屆大會相距20年,因此又稱「里約加20」(Rio+20),以紀念1992年劃時代的里約地球高峰會,催生「21世紀議程」(Agenda 21)等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的全球協議,並發表「里約宣言」,成為日後國際環境建制的重要參考文件。


近兩萬物種瀕滅絕

與會各國代表的議程包括森林與漁業保護、弱勢地區電力普及、全球石化燃料消耗量削減、農業發展推動、自然環境保護同時兼顧經濟成長。然而,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19日發表的最新瀕危物種評估報告「紅皮書」(Red Lists)指出,在現有的6萬3837種物種中,共有1萬9817種物種瀕臨絕種,其中兩棲物種占41%、珊瑚類占33%、哺乳類占25%、植物占20%、鳥類占13%,對人類賴以維生的糧食來源構成嚴重威脅。
這次峰會預定22日發表一份名為「我們需要的未來」(The Future We Want)聯合公報,各國代表原本希望在19日對大會成果文件草案達成共識,但歐盟和若干非政府組織對草稿不滿意,最後大會未能在各國領袖抵達前敲定最終文件草案。
雖然全球有超過100個國家或政府領袖前來共襄盛舉,但美國總統歐巴馬、英國首相卡麥隆,以及德國總理梅克爾缺席,以專注解決正於歐洲蔓延的政治與金融危機。因此,外界並不期待這場會議能拿出具體行動或承諾,援助開發中國家。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2012-06-20

拯救地球 永續峰會里約揭幕 

〔中央社〕2012聯合國永續發展大會(UNCSD, Rio+20)領袖高峰會議今天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呼籲全世界的領導人拿出勇氣,正視永續發展問題的緊迫性。
.........
羅賽芙表示,「我們所想要的未來」須仰賴全球通力合作,付出更多心力和擔負起更大責任,拿出領導與行動的魄力,因為「未來世代的未來將取決於我們的決定。

新聞網頁: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656517&type=%E8%B2%A1%E7%B6%93

2011/06/06

食蟲植物大進擊

聽到萬華社大的同學跟農場主人程大哥說「好久沒讓同學這麼專心了」
就知道食蟲植物真的是充滿了驚奇與奧秘
這就跟蝙蝠一樣有種說不出來的魅力

DSC04217

最喜歡帶朋友到波的農場去了解雨林生態,了解雨林中的生存之道!
加上程大哥的生活禪學,總是讓大家對這邊流連忘返…

DSC04198

也不知道為什麼食蟲植物這麼的吸引人
可能是因為牠們的生存之道吧

大自然的演化,讓食蟲植物有各種不同的「誘惑」方式吸引昆蟲。
人應該也很喜歡被「誘惑」吧
就這樣被牠們吸引著
像是昆蟲一般…
一種致命的吸引力魅惑著

DSC04224 DSC04221DSC04209DSC04206  

DSC04292 DSC04283 DSC04286

當然這邊除了食蟲植物外,台灣最大的食蟲蝙蝠也可以在這邊體驗到!
至於體驗的方式,當然是要跟著我們去才能真正的感受到啦~
當然最高原則是要尊重生命,不能打擾到牠們的生息。

DSC04313

豬龍草果凍飲應該是招牌中的招牌
每次都要先預約才能在認識牠們的奧秘後
同時提升我們生活及感官的感受

聽說豬龍草也是花藝中價格還頗高的一種

漫步在農場以及周遭
會有許多農場的驚奇

這是生活在都市中的人比較難以享受到的
像是各種的昆蟲、蛙、

還有許多果樹'、作物,可能很多人吃過卻不知道長什麼樣子…

這裡的天牛來真是多啊!
好家在台灣葉鼻蝠可以控制牠們的數量,避免大家過渡使用農藥!

DSC04330 DSC04344

這是一個很棒的地方
如果想要進一步探索雨林的生存之道
壯遊台灣預計九月將辦理兩天一夜的活動,帶年輕的朋友們好好的體會一下!

2011/04/29

河濱公園2011

上一次在這個河濱公園比較正式去看蜻蜓,把自己搞慘了的是在2008年的9月,快三年了!
這裡是看蝙蝠的好地方之一
2011年4月28日自由時報有個佔了半版面的報導是
濕地快乾涸 華江公園 優養化嚴重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apr/28/today-taipei12.htm
華江雁鴨公園內濕地已乾涸並明顯優養化。(記者劉榮攝)
〔記者劉榮/台北報導〕位於華江橋下,總面積超過廿八公頃的華江雁鴨自然公園,北市五年來砸下近千萬元打造濕地公園,但公園卻被民眾投訴,因缺乏維護,濕地已乾涸並明顯優養化,公園內野狗成群、遊民出沒,更有市民違法進行種菜、烤肉、塗鴉、釣魚,雁鴨公園赫然成為廢墟公園。
這個河濱公園因為離家不遠,至少一兩個星期就會去一次~
原本平坦的草地上突然多了幾個像是小山丘跟凹地
堆出來的土以為是有什麼河濱公園整治工程在進行,像是清淤積,只是離淡水河還有約400公尺的直線距離。
2008年9月的那天早上突然發現河濱公園出現很多蜻蜓
發現這些凹地積了不少水,當時還以為這個水塘是下大雨積出來的。
不過沒多久之後,在我模糊的印象中,應該不到秋天(可能10、11月吧)就整個乾涸。
當時是想去看蜻蜓,所以有點失望,以為只是暫時出現的一個濕地,我也夠幸運看到不少蜻蜓了!
2008年當時的狀況http://maiochiou.pixnet.net/blog/post/26027744
昨天看到新聞的報導,終於明瞭這是市府「做出來」的人工濕地!
人類要模擬大自然真的還需要很大的功夫
不管是生物圈的實驗還是很多地方在做的「生態池」
少了人的維護,很快就會恢復原狀,要永續的維護真的需要深思。
現在我在雪霸國家公園的觀霧幫忙山椒魚的教育解說
那邊也做了一個人工的「復育區」
如果沒有人的介入,狀況很可能也會跟河濱公園的濕地一樣…
對於這些人工模擬的生態系到底是做還是不做
實在是很難說孰是孰非
倒是李玲玲老師在保育生物學上說的,就是「做中學」!
多一些經驗的累積,多一些失敗,可以知道我們以為瞭解的生態系其實知道的連皮毛都不到,生態系有多麼複雜。
至少觀霧山椒魚復育區在人工的操作下,據研究結果是物種增加了。
當然如果可以讓遊客多瞭解一些山椒魚,也有教育的意義了!
未來真的走到要復育時,會更多人支持。
PS.雪霸國家公園第九期解說員在開徵囉!這樣的機會不多喔!(詳情請見雪霸國家公園網站)
我們一起去服勤吧
DSC05166 DSC02739
兩個拍的位置不同~六月上山再去同個位置拍!

2011/03/04

有人關心300年後可能的事嗎?

真的會有人關心300年後可能的事嗎?


自由時報2011年3月3日刊了一篇報導
標題是「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最快300年內降臨


晚上的新聞也有少少的時間在報導這則新聞
老媽說「300年,都不知道哪裡去了!」



雖然知道這樣的事件有很大的因素是人類活動導致的毀滅加速,
但是說真的連明天的天氣都報不準了誰管300年後?



記者很用心的剖析,但是我想這樣的新聞會想看的人與2012年12月21日馬雅預言的世界末日來比甚至是電影的「明天過後」,多數的人會關心明年可能要發生的事情,討論的也比較多。


下標題很重要,直接影響了吸引力!
不過如果我來下,應該會被批是危言聳聽~



昨天李玲玲老師分享了一則卡通
劇情彷彿電影達文西密碼般
在闡述人類忽略自己也是生態網中的一份子
恣意的破壞自然生態導致的人類自己也滅絕
很有趣
http://www.daversitycode.com/


2011/01/16

澳洲洪水波及動物致大量蝙蝠淪為孤兒



阿德萬斯敦蝙蝠診所的蝙蝠幼仔。在可怕的洪水過後,這家中心至少已救助了130只蝙蝠幼仔。

北京時間111消息,大雨引發的洪水讓澳大利亞陷入一片混亂,當地很多居民失去家園,動物也未能幸免于難。過去幾周來,澳大利亞蝙蝠診所與野生動物外傷中心主管特麗什-維姆伯利以及中心的護理人員已經在黃金海岸救助了130只失去父母的蝙蝠。
   1 2 3 下一頁  

保加利亞出現40年來冬季同日最高氣溫蝙蝠不南遷渡冬囉

保加利亞出現40年來冬季同日最高氣溫
新華社1月15日電

January 15, 2011 12:55 PM 

據保加利亞科學院氣象部門15日觀測到的數據,保全國有10個城市當天的氣溫創下40多年的最高紀錄。該國滑雪勝地班斯科由於雪量不足,嚴重影響了這裡的冬季旅遊業。

保第二大城市普羅夫迪夫當天的最高氣溫達到了19.5攝氏度,此前的紀錄是1948年的17.1攝氏度
中部城市巴扎爾吉克當天的氣溫是18.8攝氏度,此前紀錄是1970年的16.2攝氏度。在保加利亞西南部里拉山的班斯科滑雪勝地,海拔1000多米的山上的氣溫也達到了7攝氏度,往年這個時候到處都是皚皚白雪,今年城內的積雪了無蹤影,山上也露出了草地,只有少數幾個雪道在工作,而且部分雪道路段都是靠人工造雪來維持的。

儘管如此,各個滑雪道上的滑雪發燒友依然興致勃勃,他們主要來自周邊的馬其頓、希臘和羅馬尼亞等國。保加利亞地處巴爾幹半島,每年1月份往往是最冷的時候。今年由於相對暖冬,一些從這裡過境南遷的蝙蝠也留在了保加利亞過冬,據說這種現象只有在上個世紀30年代才出現過。

2010/06/05

2010生物多樣性展

這個生物多樣性特展在台北植物園的布政史司中展出
不過說真的,這一個地方是我第一次進去!
真的是古蹟
進到裡面很有到金門的感覺

特展的內容是台灣在生物多樣性公約中政府各部門的措施
還有一些NGO的成果
內容適合「大朋友」來看
比較失望的是去的太晚了~第三個展出的星期六三部互動電腦就壞了兩部
對生物多樣性有興趣的朋友要趕快去看喔!

2010/04/10

高頭蝠搬家記

幫蝙蝠搬家,這應該是在台灣的第一次!
                           
新竹地區有很多高頭蝠
牠們多是棲息在蒲葵樹上
一顆蒲葵樹可以住上數十隻到上千隻的高頭蝠
對喜歡蝙蝠的人來說,是很棒的!
但是往往聚集這麼大的數量就會伴隨著很多蝙蝠的排遺(便便)
使在附近的人會受不了這濃郁撲鼻的味道
是導致不是砍掉蒲葵樹,不然就是把蝙蝠住的地方修剪掉的主要原因~
 
蝙蝠保育真的是不容易的工作


一到新湖國小,大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學校門口一排的蒲葵樹
新湖國小的蒲葵樹在夏天的時候高頭蝠可以住上上千隻
高頭蝠在台灣的紀錄中
大約都是春天來
夏天生寶寶
秋天之後離去
但是新湖國小的高頭蝠卻有一些沒有在去年冬天時離去的高頭蝠

新竹新湖國小的溫振義老師是喜歡蝙蝠的
早幾年前也和新竹其他學校的老師組成一個團隊,在進行蝙蝠研究,像是大家去比較多次的福龍國小裡的潘淑華主任就是其中一員。

學校因為需要修剪蒲葵的枯葉

在溫老師及學校喜歡蝙蝠的老師、學生極力保護下學校只修剪警衛室那一側的
要保留最多的蒲葵的一側讓高頭蝠棲息
希望可以幫牠們搬家

這是個很棒的方式
至少不會讓高頭蝠一下子沒得住
生活圈都還在學校附近,只是稍稍離開原本的家大約20公尺...


溫老師就和我們聯繫
因為蝙蝠科學志工已經在新湖國小觀察了至少兩年的蝙蝠了
在大家討論之下
決定一窺這群留下來的高頭蝠到底是怎樣的成員組成,是老的、少的、公的還是母的...
李玲玲教授也建議我們好好觀察一下高頭蝠怎麼利用蒲葵樹的枯葉

於是
號召了一些對蝙蝠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去新竹
趁修剪工程車有「雲梯」,可以送我們到高頭蝠最近的地方觀察,也直接將這些高頭蝠捕捉下來,避免修剪時造成傷害。


總共約50隻蝙蝠還留在新湖國小
無法掌握正確的數量是因為有幾隻飛走了
這些留下來的蝙蝠呈現散居,並沒有聚集在一起。

不過因為前一晚的大雨,蝙蝠身上都還濕濕的...

 

我們所捕捉到共34隻
公的有 26隻 其中成蝠有23隻 亞成體3隻
母的有 8  隻 成蝠4隻   亞成體4隻
亞成體是去年出生,今年仍可以看到在指骨處還可以看到軟骨間隙的個體。

 

 

 

這些蝙蝠用牙齒來判斷,並不是看起來很老,整體來說,留下來的公的比較多

我們猜測這些留下來的亞成體是不是 比較晚出生?還來不及成長到夠強壯與其他大族群一起飛走,只好留下來?

而牠們的母親留下來陪伴牠們?

公的的話,就不知了...

或許進一步的研究室需要的,才能得到解答!

 
修剪的過程

 

其實我們真的在蒲葵葉中找到的蝙蝠約十來隻
牠們棲息的地方可能更隱密,讓我們沒有發現,也可能我們只能檢查蒲葵的一部份。

修剪下來的蒲葵枯葉上發現了接近二十隻的高頭蝠
而這些高頭蝠趴在枯葉上完全沒有要飛走的跡象
蝙蝠志工們在分工合作下,檢查每一片落葉,將這些枯葉上蝙蝠搶救回來,如果沒注意的話,這些蝙蝠可能像最後一張照片一樣被壓在枯葉堆裡,可能再也沒機會飛了。

這是未來如果要修剪有高頭蝠棲息的蒲葵葉時需要特別留意的!

搬家的觀察中,有些蝙蝠一開始還是會想回到原本棲息的樹
總是一次又一次的嘗試要回去
因為修剪後蒲葵沒有枯葉不是很適合高頭蝠棲息
有的蝙蝠在試了幾次之後
就飛到旁邊要留給牠們繼續利用的家了
不過有些蝙蝠倒是很直接就往保留的蒲葵枯葉下去住了
似乎對原本的棲所感情沒有很深的感覺

感謝大家為了蝙蝠犧牲了連假
謝謝江集鯉、邱筱雯、吳梅東、溫振義老師及新湖國小的其他老師們、警衛、同學還有一位來不及記您的大名的大哥!
萬華社大:曾文聖、陳裕仁、古筱玫、戴愛珍
大直高中:楊順翔、蔡承佑 

更多資訊請見http://bat.twgog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