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時光•生態•心旅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時光•生態•心旅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06/13

[花蓮 玉里] 巧遇103

今年開始會有比較多時間來這個鎮上
進到鎮上後突然眼睛被這大樹及日式房舍給吸引
這應該跟無關哈日
只是炎夏的中午
大樹跟木造房屋就給我清涼的感覺


這間提供拉麵與咖哩飯
假日還有下午茶還有提供簡單的住宿

不知道是冷氣的關係還是心境的感覺
忘了外面的炙熱在裡面心就是舒服
#花蓮
#玉里

2015/08/02

崁頂永義宮190週年

一早就砲聲隆隆的好熱鬧
今天交通管制公車改道,因為有盛大的廟會活動歡慶崁頂爺永義宮池府王爺190週年。
DSC_0713.jpg

DSC_0730.jpg
P8020092.jpg
崁頂指的是現在台北市中正區三元街、西藏路及中華路圍起來的這個區塊,鄰近青年公園、馬場町及南機場夜市,在日治時期發展的時候因為地勢高不易淹水,成為當時的一個聚落。而永義宮就是這邊的信仰中心囉。
不像艋舺的大廟有著精緻的廟宇雕刻,這裡是走較樸實簡約的氣氛,這當然跟台北的發展史有關,這裡並非先民最早移居的地點,不向艋舺、大稻埕這般熱鬧。
P8020073.jpg

P8020077.jpg P8020065.jpg
永義宮的石獅子的眼神蠻古椎的~有著大大的黑眼珠呢!
P8020078.jpg
廟會活動好熱鬧
信眾們有的還會「奉茶」、甚至廟方都會準備點心~
在這邊的悅氏企業還提供兩種飲料
P8020093.jpg P8020052.jpg
P8020054.jpg P8020056.jpg
P8020058.jpg P8020060.jpg


2015/04/08

風神廟

在全台唯一主祀風神的廟宇對面牆壁上彩繪的應該正是帥氣的風神
風神的腳那麼一踩好像電玩的特效(酷!)
在看著風神的是豹?是石虎?還是喵喵呢?
風神廟  

2015/01/12

蝙蝠@士林慈諴宮

慈誠宮的前身為1796年(清嘉慶元年)業主何錦堂獻地所建的廟,當時稱為天后宮,現在亦稱為士林媽祖廟,相信不少到過士林夜市的人都可能參訪過或 路過,或者就在旁邊吃著美味的小吃。
除了是當地重要的信仰中心外,也是重要的古蹟。
到這麼歷史悠久的廟中祈福當然少不了代表福氣的蝙蝠的文化


廟的側邊 外牆上,就有著顯著的「賜福」牆。
只可惜周遭是有點髒亂...這可能跟夜市有關吧
如果可以多些「潔癖」那不僅尊重古蹟也尊重大家的生活與文化

P2262754  
廟宇中最容易看到的蝙蝠香爐這邊也有
這算是發現廟宇中蝙蝠文化的最基本功

P2262775  
神龕上的雕刻常述說著一些歷史故事或神話傳說
四隻蝙蝠所代表的賜福可能只是邊角的裝飾但巧妙的讓整個圖像更有內涵
不妨仔細的觀賞也想想看是什麼樣的故事或傳說

神龕上的蝙蝠 
傳統廟會中,當神明出巡時也需要帶些「傢伙」...當不是去嗆聲 啦!
蝙蝠也在其中喔
得花點眼力去找找囉

神的兵器上之蝙蝠雕刻  
蝙蝠從一隻到五隻都有不同的祝福含意
到廟宇就希望能被天上的神明賜福
留意一下廟宇的外牆上、窗雕、柱子上
看看能不能發現代表福氣的蝙蝠

賜福之門雕  
寺廟如果只是來拜拜就會少了許多觀賞古蹟時探索文化的心態
許多人到國外會去看看著名的大教堂
我們的許多寺廟就如同這些大教堂般有許多的故事,更有許多當時工匠的精心巧思傑作!
換個角度來欣賞這些古蹟囉

2014/07/22

這城市裡的一角只剩記憶...

看到小時候的偶像實在是驚喜連連
當初的確是沒力更沒有大房間把他們都留在身邊
有了些小遺憾
P7090146s.jpg
童年讀書時一星期唯一一天的放假日就是星期天
那天最開心的事就是從家裡漫步到新公園(現在的228公園)快樂的玩一上午,下午再到「東方書局」去看亞森羅蘋,傍晚回家吃飯。
記憶中那時的夏天不會太熱,即便溜滑梯、盪鞦韆玩到中午,也不覺得熱。
但能在東方書局裡吹著冷氣全神貫注的看著亞森羅蘋的偵探故事已是夏天最大的享樂了
記憶中整間書店都是看書的人
席地而坐或倚櫃低頭  就這樣以輕鬆的方式閱讀手上的圖書

P7090129s.jpg  
兒時的中華路寶慶路一帶
沒有相機的年代記憶也模糊

重慶南路上滿滿是書店
從漢口街出發走到重慶南路,再右轉一路逛到衡陽路,左轉進到公園,玩到累了晚些再走到路口的東方書局。
或沿著中華商場一棟一棟的走著數著一節一節的火車
有的十多節,有的只有兩節,甚至只有車頭自己跑著
一路到寶慶路附近再下天橋...順著衡陽路走著...
偶爾遇見住在商場裡的同學好不快樂啊
中華商場拆了很多年了其他的街道依舊卻景物全非了
重慶南路上大概只剩幾間「純」書店了

 P7090147s.jpg
商務書店不再賣書後,賣過許多東西,包含拍賣衣服、鞋子...

P7080121s.jpg
東方書局不再有書店,賣過咖啡,而現在是藥粧與牛排。
人口的增加經濟的起飛讓大家吃多、喝多、生病的也多了,減少卻是閱讀的人口...當然出版社就消失

台大總圖一樓的特展勾起童年的回憶
但甜蜜的回憶卻因為景物大變沒辦法去尋找了
這城市進步的太快,許多事物來的快也消失的快,可能只有一些漣漪再一些些人的心裡,見一次、憶一次...直到忘記

P7090123s.jpg
P7090140s.jpg  P7090142s.jpg
英文打字機比較起來容易太多了
中文反過來的字還真難找
P7090135s.jpg
目前仍營業中的老店,可能有消失的一天,但注意的人多了,也包含官方,有希望保留下來。
看著以前的排版及印刷
那種可能字體略有淡色的不完美美感是現在的印刷看不到的

P7090134s.jpg P7090138s.jpg
P7090133s.jpg
一個天天談文創的城市,有多少的文化就消失在極短暫的「創新」中?
最後會不會剩下只有回憶又空虛的一座城市

2014/06/27

時光•生態•心旅行

其實是自己喜歡發現  發現生物多樣性的美
但這個發現並不是進到山之崖海之濱或高山或森林內
而是從生活裡的再發現


現代化林立的高樓或許是城市進步的一種無聲表達 卻少了讓心靈放空的氛圍
老子云: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 程明道說: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P6060195-1   
有多少的生物多樣性在這樣的牆飾上?
慢步在思古的老地方 老街、老廟、老物都有著說不完的故事 正所謂「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不正是如此!
P4290653-1
生物多樣性越高的老街是否能增加旅遊中的精彩?



「時光•生態•心旅行」是我在新中和社大暑假新開的一門課
自己的一雙眼睛能看的能記錄的很有限
如果志同道合的一群朋友一起來就會有無限的新發現

P6060176-1    P6060187-1  
雕飾只是純粹的美或者如同密碼般的等待解密?
這門暑假的課只有六堂要一起走進老街、探訪古蹟,去感受文化之美
而文化是與生活、生態環境緊緊相繫著的
要從中
重新發現其中花草鳥獸的生物多樣性 

用心聆聽文化與生態的對話聽老街、古蹟說新故事 
如果有興趣,一起來發現!
報名請洽「新中和社大」課程安排變動將於第一堂課進行調整,戶外地點及時間於每週調整。


第一週    7/22         (二)    1900~2150      相見歡、課程介紹

第二週    7/29         (二)    14001700    台北第一街

第三週    8/5           (二)    14001700    大稻埕   

第四週    8/14        (四)    14001700    新莊老街或大龍峒

第五週    8/19         (二)    10001600    平溪慢步

第六週    8/26         (二)    1900~2150      分享
P2262790-1  
從生活中、旅行中發現與探索生物多樣性之美